课题组成员参加2024中国智能交通大会

作者:时间:2025-01-08点击数:

2024年11月3日至6日,2024中国智能交通大会(ITSAC 2024)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以“新质 增效 人本 创新”为主题,第十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为主体,同时设有第四届智能交通学术年会等主题活动。同济大学唐克双教授、朱宏特聘研究员受邀参加此次会议,课题组成员骆旅舟、高正勇、沈玥、董家瑞一同参会学习。

本次大会课题组重点参与:(1)5日上午的“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赋能交通信号控制提质增效”学术论坛;(2)5日下午的“车路云一体化赋能自主式交通系统创新发展”学术论坛,暨“自主式交通系统计算技术”项目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3)5日晚的“自主式交通系统计算技术”项目内部讨论会。

图 2024中国智能交通大会在杭州举行

图 与会课题组成员合影

5日上午,由同济大学主办、唐克双教授召集的“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赋能交通信号控制提质增效”学术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青年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魏运与会发表致辞。会议邀请到清华大学交通工程与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所长李瑞敏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吕宜生研究员、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交通学科负责人蔡铭教授、浙江大学智能交通研究所副所长金盛教授、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郝威教授、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项俊平研究员作学术报告,朱宏特聘研究员在会上作“异质交叉口间的信控策略知识分享与学习”报告。后续各位老师与参会的同行、老师、学生就会议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论坛由同济大学唐克双教授、连云港杰瑞项俊平副总经理主持。

图 唐克双教授主持学术论坛

图 与会嘉宾作学术报告

图 朱宏特聘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5日下午,为推动自主式交通系统的创新发展,“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重点专项“自主式交通系统计算技术”项目组召开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和车路云一体化赋能自主式交通系统创新发展学术论坛。本次会议邀请了包括项目责任专家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俞春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吕宜生,以及自主式交通系统系列重点研发计划的负责人苏州市职业大学陈峻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海洋教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刘东波副所长、中山大学蔡铭教授等多位特邀嘉宾在内的行业专家。会议由同济大学孙剑教授、唐克双教授主持。

图 车路云一体化赋能自主式交通系统创新发展论坛

会上“自主式交通系统计算技术”项目各课题分别进行2024年度进展报告。唐克双教授作为项目课题四“自主式交通系统跨域计算与决策优化”负责人参与会议并进行了课题进展汇报。在各个负责人对课题一到课题五的汇报结束后,专家组对项目各课题进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项目的实施方向及关键节点给出了指导性建议。会议聚焦车路云一体化赋能自主式交通系统的发展机遇、挑战、路径与机制,同时围绕“自主式交通系统”系列重点研发计划在研项目的研发进度、现存问题、未来计划及项目间的协同展开深入讨论,以推动相关研究项目的顺利开展并服务全国范围内的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工作。

图 唐克双教授作课题四进展汇报

图 专家组对项目进行指导

5日晚,“自主式交通系统计算技术”项目举行了项目内部研讨会。会议讨论了课题和项目的年度报告提交流程,以及计算架构的构想。讨论了模型对接问题,特别是在计算架构上的应用。讨论了计算架构的概念及其在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强调了在中期或年底之前,需要对计算架构进行具象化的理解和应用,以证明其效果。会议还讨论了中间层的语言转换,即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进行动态调度,并强调了底层计算和资源架构对应用之间的相互感知和作用。

图 “自主式交通系统计算技术”项目内部讨论会

本届中国智能交通大会课题组成员学习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在交通信号控制领域的应用,了解了领域同行的研究方向。在项目工作方面,成员们在听取本项目其他课题的进展汇报后,对项目整体架构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专家的深入点评与后续的内部交流,成员们明确了当前项目的不足之处与后续工作的推进方向。


©2018  同济大学李克平唐克双课题组 版权所有 

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 021-65982200  管理员邮箱:yueding@tongji.edu.cn